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的留英日记
中英网 www.uker.net 2014-02-12 来源: BBC 编辑: lina
2013年12月12日,在我乘坐的CA937(北京-伦敦)航班上,300来人中,大多数是中国人。到伦敦后才发现,处处有中国的痕迹。
比如我的房东家里不少东西都是中国造。一台东芝多合一电视机,带DVD光驱,是中国1999年制造的,在中国却很罕见。又比如家居用品不少都是中国生产的。在大超市,淘大酱油、李锦记老抽并不鲜见。
这都不算,在伦敦街头,有不少旅游纪念品在卖,比如大本钟、电话亭和皇家警卫的小摆件都产自中国。在服饰与食品零售品牌Marks&Spencer店里,连女王像的小胸章也是中国造!
更典型的例子是:在伦敦的最高建筑“碎片大厦”(The Shard)亦是欧洲最高建筑,在楼下的导览图上,“胡同”两字格外显眼:它是位于33层的餐厅,由Aqua Restaurant Group打造,共设130个座位,供应新派中国北方地区佳肴。

伦敦地标建筑“碎片大厦”(The Shard)是欧洲最高建筑。
其官网上的菜单显示,有贵菜名曰:“圣旨到”、“大红灯笼高高挂”、“包青天”。亦有便宜的龙抄手、胡同担担面。
除了产品、文字和餐馆等无声的中国印迹之外,在伦敦,流动并居的中国人则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少的风景。
如果你去逛街,会发现中餐馆“红满天”的老板说得真对:“这几年,华人太多了。在伦敦每个角落都能看到”。
我认识的Claus夫妇,普通话水平高。她们的大女儿普通话水平堪称一甲。她说,“学了七八年中文。这儿有很多少台湾人。我要和他们分享教义,用中文当然更好”。
